考古专家长丰古墓群宜原址保护建遗址公园或

2023/1/15 来源:不详

                            

12月26日,

长丰县埠里宋代家族墓地

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长丰县举行。

参会嘉宾包括众多高校教授、

国家和地方博物馆研究馆员共50余人。

小编了解到,长丰埠里宋代家族墓地的发掘,填补了江淮地区宋代墓葬研究诸多空白,是两宋之际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实证,结合该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体现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新闻回顾

长丰下塘发掘宋代家族墓葬

年4月12日傍晚,在长丰县下塘镇埠里社区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现场,工人施工时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张义中一行赴下塘镇现场勘探古墓。通过对古墓形制、棺椁考证及土层检验,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墓葬年代为北宋。

考古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编号M1)旁边又发现12座古墓,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1米,面积约平方米,证实该地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家族墓葬。

据考古专家介绍,在M12古墓内出土墓志一盒,上半部虽漫漶严重,但内涵丰富。通过解读表明,墓主人为“慎县袁团镇”(即今肥东县元疃镇,距原埠里乡直线距离约10公里)人,其主要活动年代为“政和二年”前后(公元年,北宋晚期宋徽宗赵佶执政期间)。墓主人为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商家大贾(“数年间财产增隆”“独以富名出”),与当时朝廷很多官员有接触。据悉,墓志撰写人吴奎曾做过尚书令,书写墓志的沈机官职不低于五品(赐绯鱼袋),篆刻志盖的牛邦光是管理农事的官员(管勾农事)。

出土展示的文物有金饰、银饰和各类陶瓷器皿共50多件。专家们现场观摩文物造型、质地,来判断文物最初的产地以及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经过工作人员修复和清理,这些文物在历经千年仍展现出精美的纹饰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让专家们惊叹不已。

专家观点

填补江淮宋墓研究诸多空白

与会专家在实地参观了考古现场和出土文物后,召开研讨会。在研讨会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寿县中心站站长张义中介绍,M1墓葬出土器物共51件,分为漆木器、金银器、陶瓷器和铜器四大类,包括镶银扣十六曲葵口漆盒、青白釉印花牡丹纹渣斗、金簪、金镯等;M12墓葬虽是该墓群规模最大的,但因早年被盗,其出土器物仅有20余件,其中湖田窑青白釉瓷炉当属精品。

目前,埠里宋代家族墓地

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结合发掘成果,

专家们纷纷表示

该家族墓葬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1

它是江淮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家族墓地,等级高、规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品相好、级别高,填补了江淮之间宋代墓葬研究诸多空白。

2

它是两宋之际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实证,结合该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体现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3

它是宋代建筑考古的重要地下遗存,全国范围内的宋代地面建筑遗存稀少,而地下建筑在南方地区更是尤为罕见。

4

在考古发掘的同时针对每个墓葬单体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确定了原址保护的思路,并朝着建设遗址公园或墓葬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