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不比城里差咱肥东这里竟藏着一个世
2023/10/30 来源:不详如果有人问你:
你心里最理想的居住环境
是什么样的?
你会怎么回答呢?
是车水马龙交织而成的繁华都市?
还是喧嚣尽头的一处舒适空间?
又或许是诗文里写的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般的
世外桃源?
初冬,走进双山下这个小山村,
清新迷人的气息迎面而来~
绿树环绕好生态,
青瓦红墙美家园。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这里已经被打造成
鲜花遍地的文艺山村了~
来~和小编一起去看看!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
驱车来到桥头集镇国光社区黄张村,
迎面便看到村口的巨大墙画,
各路传奇人物在暖阳的照耀下
显得格外鲜活。
黄张村,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的一个小村庄。今年,社区投入大量资金,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首要工程来抓,在社区两委、党员和群众几个月的共同努力下,原本脏乱落后的小村庄摇身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张宇泽摄)
“以前我们村民组人居环境不好,环境脏乱,我们家大门对面就是一个死水塘……现在,通过环境治理,乱扔乱倒垃圾现象没有了,村庄干干净净,居住很舒服。”75岁的老党员罗法江看着黄张村的新面貌激动地说到。
传说故事,彰显文化底蕴
说起黄张村,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朱元璋为保皇位永世相传不失,便派宰相刘伯温寻找天下龙脉以斩除。刘伯温在合巢地界发现一座方山和一处龙泉井,认为此处有龙显灵,便派天将将龙脉斩断,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双山”。
(王尚云摄)
另有张氏一族从繁昌北上,过江后沿途寻找落户地址,见此处水土肥沃,便在此驻留,与当地黄姓人家共同居住。后来张氏逐渐人丁兴旺,势力渐强,便与黄氏重新划分居住地和山林田地,人口较少的黄姓便迁到了小山的南侧。所以,现在的黄张村其实只有张姓一族。
鲜花满布,打造文艺山村
现如今,黄张村有三个村民组,分别为黄前村民组、黄中村民组和黄后村民组。按照规划,黄张村的整体改造是将村庄打造成一个文艺山村,使之成为肥东县山水景观大道桥头集南部乡村的一个环境提升示范点,是乡村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微缩展厅。此次环境提升工程主要集中于黄后村民组及周边部分田野、池塘等区域。村口设有一道风景墙和一座黄张村村标雕塑。风景墙为双山造型,中嵌汉代龙造型,南侧是高耸的村标,与景墙合一暗喻刘伯温斩龙的故事。高耸的村标上挂着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这个小村庄的里里外外。
俯视村庄,整个村子以水塘为中心呈九龙攒珠形分布,有几条小道与池塘连接,居民的用水会通过不同的水系通道流入中心池塘。整个村子被分为了以池塘凉亭为中心的入口景观环、以居民建筑为主的建筑景观环和以农田为主的自然景观环。沿着路口进去,便是一条近百米长的通幽小径,村庄里的居民住户多分布在小径的两旁。小径的终点是花海和池塘,花海的中心地段有着“双山下小小村”的宣传语,围绕着水塘的则是各种花草树木。
全民参与,建设一丝不苟
从几年前的乱堆乱搭随处可见,牛粪污水屯集,到现在的垃圾分类,室内现代化,室外满鲜花,国光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使得黄张村初步完成了一次全民参与、全域整治、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现在家门口的水塘清澈见底,家家户户都改厕,水泥路户户通,还有了专职保洁员,比起以前,现在的居住环境真的好太多了!我们的家园一点也不比城市差!”村民组长骆其胜自豪地说。
田园牧歌,悠然生活,
当美丽乡村的清风
吹过黄张村的土地,
带走了乡间的脏乱和陋习,
留下的,是一个
别有一番韵味的洞天福地。
世间风景,
最美不过乡间炊烟起。
不信?你来看看~
来源:桥头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