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迟来的2022年城市GDP排名简评

2024/8/9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对年城市GDP简评晚了点,主要是几个城市综合完整数据出的特别晚,

所以现在才抽时间写。

年的数据,有一定特殊性。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城市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所以数据上可能连贯性不是很好,这是需要注意的。

还有就是及其不平凡的中国乘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在比亚迪的带头冲锋下,一举扭转几十年落后的局面,获得极大的,颠覆性的进步。由于汽车产业对GDP影响较大。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一提的因素。

另外我的说一下立场,以下的看法,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假,但我也要表明一点,这是一个在内陆的,陕西,西安的思考人的看法。由于中国如此之大,地理决定了,不同区域的人看待事物的视角是不同的。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互联网表现,比如,部分内陆人士认为转移支付是自己应得的,是对内陆矿产,劳动力使用的报酬,并且是远远不够的。而相当部分沿海人士认为,转移支付是沿海给与内陆的扶贫款,所谓沿海养全国。

所以这就是视角不同。显然把海陆区域的视角综合起来看,对大势理解会更全面一些。

而由于沿海的经济强势,这种沿海养全国的谬论甚嚣尘上。所以我觉得站在内陆,来自关陇的视角。这种立场应该明确。

而这种来自内陆的视角,我认为是有一定个性价值的。

面我们看排名,先说一下,以下的评价中,会有强弱,领先,落后的说法。这个说法大多数是相对的,也就是相对于上下三名左右,大概是可以比的。如果超过5-8位,就不太能比了,超过10位,就完全不适用。

上海,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说到底,上海的基础是整个国家。只要整体层面稳定,上海恢复正常以后,数据恢复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基本二产没有减少。总体恢复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今年应该就是正常年了。上海各种产业结构也是极其先端。比北京多了近一倍的二产。这是它站稳中国经济第一的基础。不过,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的智力资源更加可怕,上海远远无法相比。

北京,主要是工业少了点。所以GDP屈居上海背后。其实北京综合实力还是远远强于上海的。22年北京受到的影响没有上海大。而且北上地位超然,遥遥领先的格局,是相当稳定的,可说的不多。

深圳,也有受到影响,但是强大的二产工业也是坚实的稳住了增量,深圳的产业先进程度,也是如今北上深格局的背书。固投也是非常厉害,固投高增速保证了增量。深圳的缺陷主要是地盘太小了,影响了体量。以前广东划深圳做特区,都说深圳是北京飞地。但是如今看来,要没有深圳,只靠广东的创新科技能力是无法跟上下个时代的。深圳为广东带来了跟上时代的动力。今天,反而是广东托了深圳的福,深圳在产业上越来越成为珠三角最重要的城市。

重庆,这位更是重量级,虽然GDP数据到了第四位,但还是让人有点评论困难。前几年在季度上,就已经有了先兆,所以并没有令人特别意外。总体来说,仅仅是靠体量数据超了广州,虽然值得高兴。但价值有限,实际水平距离广州还差的很远,还远远不是一个档次。重庆的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主要工业产品是汽车、计算机设备、手机。应该说,长安汽车新能源时代跟上了脚步,计算机设备虽然外资品牌有风险,但是客观上这个制造量不怕它走。手机也比较稳定。未来比较平稳,有一定的自发动力。主要是新能源的工业产品。但基本低人均的格局,以及整体水平并不高的局面是不会改变的。

广州,历史性的掉到第五位,曾经的北上广,至少GDP排名上已经不是了。不过,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毕竟重庆多万人。广州问题就是,发展先端的能力远远不如北上深,新能源汽车也对广州的汽车产业是一个挑战,不过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广州和佛山不是一个区划。广州也很难再去扩张。同样佛山也一样。广佛合计这片区域,已经居住了万人以上。也就是说依靠人口增加已经不可能了,而且这一区域还是老广东省的核心,土著较多,新鲜血液不太容易进去了。当然,后面的城市几年内不会威胁到广州。而且重庆动力也有限,所以广州其实还可能和重庆纠结下去。

苏州,没什么说的,就是中国的大号工业园。不过,苏州港这个内河港在不断升级。上限比以前高了。苏州不是创新性质,是变现性质。所以,未来也是看好的。毕竟纸面的东西还是要变成实际的产品。

成都,内陆第一,然而,我看不到成都的动力。老话题了,成都没有任何影响全国的科技产业,在下个时代,后劲不足。而且我始终要强调一点,当我们看到成都人口增量第一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成都随着人口而产业升级。只是单纯的人口量增加了。问题是人口不能无限增加下去,中国达到人口天花板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但这俩具有优质的产业和薪资,不断的吸引年轻人换血,也就是去北上的人,期望努力留下,留不下也能赚钱和积累经验,期望回老家省会取得一个不错的起点。但去成都的大部分是川内人士,目标都是留下,不会期待回到川内其他三四线去的。而成都没有高薪和产业优势,成都是第一个,在没有达到一线发展水平,同时人口又到达天花板的二线城市。近期在网络上,成都被称为“卷都”,这就是一个后果,所以成都非常具有观察意义。而且成都和重庆的主要工业产品比较重合,很难配合。汽车随着合资的败走,更加颓势。成都可以靠川内地位继续站在这个位置。但后劲比重庆还要不足。

武汉,去年很多城市受到不小影响,武汉反而是大城市里麻烦较少的。数据非常的好,潜力上也很大,主要工业产品,又有大量基础性的原料,又有空调、手机、汽车等民用品。还有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其实从基础数据上就能看出来,武汉的确是目前中西部第一无短板城市。是一个真正的完全体中西部典范。不过,武汉汽车产业遇到了困难。合资车不思进取,被新能源打爆,打字这几天,东风旗下合资正在大甩卖。目前新能源布局武汉还比较薄弱,可能未来几年的增速有一定影响。但我相信这趟车武汉还是会赶上的,因为基础工业条件比成都要好的多得多。但这一两年汽车产业和GDP有比较大的风险。

杭州,我称之为沿海唯一强省会,虽然浙江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均衡典范。但我个人观点,这种均衡不是常态。浙江历史上没有这么高的地位,这种状态以后不一定能保持。但仅就目前来说,浙江状态很不错。在这个基础上,杭州显得没那么显眼,22年其实防护工作很好,二产看样子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还是很不错。输给武汉就是二产这点了。由于杭州互联网收入较高,很多人开始幻想和广州比一比,这就有点不自量力了,实际杭州比广州也还差的很远。杭州的工业品也是多而丰富。除了没有最先进的某些产业,比如集成电路之类的,非常全面。不过还是不如武汉的,虽然很可能会和武汉不断纠缠。成武宁杭四大强二线,杭武是非常接近的,武汉综合比杭州强,杭州收入领先。在这四家里是比较全面的。成都体量够大,但是产业较差,而南京体量较小,突出性不强。

南京,尴尬的来了,前10守门员。南京给我一种非常疲惫的感觉,要不是天津拉了。他可能在门外看着就是进不去。年,增长也很一般,南京杭州的二产,在前十中是最低的,唯二没有上亿,这点就能看出,我说杭州是强省会的原因之一,就是二产虽然低,但是地理优势在省内非常强,又有政治地位。天然的会吸引省内资源。而南京就难了,东边各个都跟着上海混。本来还能当徽京,但是随着合肥的发展,现在徽京地位也难保了。人口突破的力度不够。被合肥超了人口是非常标志性的现象。虽然南京各方面都非常均衡发达,还有如此高的科教文卫实力,但是产业却并不相配,先端产业规模不够大。看样子,智力流失比西安武汉还高,这也反映了南京在四强里比较疲软的现状。难的是,旁边区域都比较强力,自己没有多少提升空间。比较缺乏突破的因素。

天津,总体疲软依旧,但单独看今年和前十比,增量还可以。主要是工业和房地产低迷,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天津其实非常依赖能源。堂堂直辖市成了一个吃基础原材料的结构。不过,看得出投资方向在转型,不过增速都不能算很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很丰富,但是产量不大,增速不快。目前还有比较明显领先宁波的优势,但是继续三年这么颓的话,就比较难保位置了。

宁波,得益于电子产业的持续高增长和投资,这两年宁波数据很顺利。数据健康,和杭州配合好,很有可能继续进位。大概率未来三四年超过天津,不过限于地位,布局不够丰富,但是单项有些比天津要强很多,比如,手机产量天津几乎忽略不计,宁波就快速增长。还有大量制造业单项第一。宁波是几个计划单列港口功能型城市里,最有内涵的。以前我觉得所有的计划单列港口都会下滑,原因是产业布局和人口以及三产的内需,都没有省会有前景。但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宁波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个层次里表现不错,可以说宁波看起来算是一个小苏州。还有苏州没有的舟山港,稳中向好,但并不保证长期竞争力。

以上前12名,其实都有点各按天命。比较有危机点的是成都,天津,南京。其他都比较稳。12名以后,才算进入纷争不断的领域。

13.青岛,二产不涨,数据不涨,主要还是没有多少电子类产品,这是目前主要的GDP增量范围。大部分都是工业原材料,能源类。和宁波产业差距挺明显的。数据接近主要是青岛的产业范围特别宽,俗称“大而不强”。青岛十几年前就在这个位置,上也上不去,就知道,这就是他的定位,缺乏动力。评价还是那句,他能在这,不是他行,是他后面的还不够行。但后面的是否一直不够行,那就心照不宣了。随大流位置能否保住?我的看法是保不住。因为后面的合肥西安济南长沙郑州现在可都不是吴下阿蒙。

14无锡,只看二产就能看出,无锡电子类不错。也是没什么综合地位的工业城市,但产业转型布局都搞得不错,属于认真踏实搞制造的典范。老好人无话可说,明年看好超青岛。而且,无锡还是这几个纯工业地级市里,有点长期前景的。起码十年内局面都不错,因为电子类制造业,无锡抓住了。超了青岛后,我感觉能稳很多年,甚至可能超天津呢。

15长沙,虽然增长不错,但是,看长沙似乎总看不出什么特色,总体感觉有点像青春版成都。不过,新能源有一定布局,这点保证里他的持续性。同时工程机械和部分电子产品也有比较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工程机械目前不是增量主力。在这个榜单上,估计很难追无锡,而且无锡和青岛换位后。对青岛可能俩人要纠缠几年。

16郑州,过去一年的最负面典型了,不仅在亿徘徊了第三年,年内不断爆发负面信息,给人信心重大打击。郑州和天津也是固投唯二大规模负增长的。可以说郑州从很大的领先优势,划入到现在进入了后面从福州到西安全部人的射程。这么多人差距拉近到了亿左右,而且看郑州未来几年,也不是很强力。还好有比亚迪这个救命稻草,在郑州大力投入工厂。如果郑州其他部分不再下滑,那么,可能可以推动增长。但郑州在未来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实在堪忧。这点会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17.佛山,说佛山就不能不再提广州,特别是以西安咸阳为参照,一直以来,西咸回归历史传统,重新合为原完整西安的反对者们,一直用广州佛山当作分裂的正面典型。但是目前的现状和趋势,可以说,彻底打破这种愚蠢的无稽之谈。不仅广州从前三跌落,佛山在这个位子就很稳吗?继续跌是肯定的,比东莞慢一点罢了,不可能有什么趋势反转。佛山广州,都是靠着海边的大港口,即便如此,分裂也会造成这样的相对结果。咸阳这种内陆地区,以佛山为榜样,实在是一种愚蠢至极的思维。而且,由于沿海的经济还比较主流,佛山广州目前都没有什么人发现区划的问题,或者说不认为这是个问题。或许,这就是内陆和沿海的视角不同吧。佛山的问题,就是区划的问题。但比西咸还没有希望改变,因为至少目前广佛还在一个前五一个前二十。问题不紧迫罢了。

18.福州,福州以后到西安,进入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今后几年长期排序不会稳定,将年年变动。福州今年领先的是,在12到24名范围内取得了22年最高的增量。不过看福州主要工业品品种结构,高技术附加值类也并不是很高。所以还不能说今年的水平能说明太多问题,地位其实并不稳。后面随时换超。

19.泉州,绝对的工业城市,二产和三产刚好和福州相反,功能性比较单一,并不十分看好,虽然一直还在这个档次呆着,但是南通东莞都下去了,泉州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下去也是不可避免的。

20.济南,山东基本算是现在比较目光集中在济南了,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基础建设,都走的比较快,而且,工业生产的丰富和技术布局,在慢慢的赶超青岛。不过,在福州合肥西安面前,没有优势。山东这个沿海发达省份的总量,给了济南很大加成,但看不到领先的基础。

21合肥,22年表现一般,但是合肥还是这四家里,个人比较看好的了。潜力较大,无论是人口增加,还是产业布局,既有长三角转移,也有自发的高科技投入。非常全面的潜力。未来主要看新能源车、电脑、电池等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和西安非常类似,但比西安弱一些。目前能领先西安,主要是西安在年全运会年拉开的,而且在整个的工业产品中,比西安多了家电这一大块。但后期并不看好继续领先西安。

22.西安,四家中真正的潜力股,在年,虽然有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是工业新能源产业,光伏,手机越来越成熟,加上中欧班列稳步建设集结中心。二产取得了十几年来的最佳增量。这是西安最大最难的一个短板,今天看似乎要彻底弥补上了。其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西安在这个队伍里,明显和其他四家不是一个档次,综合配置高太多了。可惜西安发展受到很多非常意外的“人和观念”的影响。迟迟和咸阳搞不定。迟迟没有工业发展。空有强大综合,GDP一直瘸腿。但目前似乎一切向好,西咸的问题,在慢慢接近终点。目前呈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状态。22年主要是三产服务业受到影响太大,但是好补救,恢复正常后,看好几年内到这四家第一去。

23.南通,东莞,工业进入新时代了,三产也进入新时代了,没有综合的城市终究还是要掉队的。没有特别好说的,正常的经济周期起起伏伏,平静看待。

今年的前24刚好就是万亿城市,明年估计常州和烟台也能达到。但还是和前24有明显差距。

以上就是年GDP城市排名前24的简单评述。综合来看,以新的高附加值的工业为核心,辅以城市的综合地位和人口数,会是未来的大趋势的判断没有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