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华东地区的合肥,最近为何震感频发如遭
2025/3/20 来源:不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8日20时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6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距肥东县16公里、距瑶海区31公里、距包河区34公里、距庐阳区34公里、距蜀山区35公里,距合肥市37公里。合肥、南京等地震感明显,芜湖、扬州、杭州当地亦有震感反馈。截至9月18日22时,共监测到肥东4.7级地震的余震23次,最大余震为9月18日20时58分2.5级地震。
自我认知中,华东地区地势较低洼平坦,感觉属于“地震绝缘体”,为何最近合肥震感频发?
?处在郯庐断裂带附近: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规模巨大、活动频繁的断裂带,从山东一路延伸到安徽庐江、合肥附近。地壳在这儿积累了不少应力,一旦释放出来,周围地区就容易感受到震动。合肥位于该断裂带南端,受其影响,地震活动相对较频繁。
?地质构造复杂:合肥市处于合肥盆地东南边缘,其地壳浅层速度结构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多条大型隐伏断裂贯穿市区。这种复杂的地质构造导致地区地壳应力分布不均,容易在特定条件下触发地震活动。
?震源深度较浅:例如9月18日发生的4.7级地震,震源深度仅为12千米,属于浅层地震。浅层地震使得地震波能更直接和迅速地传达到地表,从而造成较强烈的地表震动,在较广的范围内引起显著震感。?地震波传播特性与地质结构的相互作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复杂的地质结构,如合肥市的地质情况,容易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这可能会增强地震波的能量及其传播范围,进而放大震感。
不过,有关部门也澄清,合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市民无需过度惊慌。但仍需保持警惕,加强地震监测和防范工作,学习地震应急知识,以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如果遭遇地震,该如何自救?
?室内?躲在坚固家具下: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比如躲在书桌下,可双手抓住桌腿,使桌子能更好地承受掉落物的冲击。?远离危险物品和区域: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镜子等可能掉落或破碎的物品;不要躲在没有支撑的床上,也不要靠近外墙,因为地震时这些部位容易受损。例如,地震时应尽快离开窗户旁边,以防玻璃破碎飞溅伤人。?寻找安全角落: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也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墙角在建筑结构上相对稳定,能提供一定的保护。身体可紧贴墙根,头部尽量靠近墙面,呈抱头姿势。?室外?远离建筑物和危险物: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广场、操场等,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广告牌、树木等可能倒塌的物体。例如,在街道上时,要远离高楼的周边区域,避免被掉落的建筑材料砸到。?避开危险场所:避免靠近山体、河流、桥梁、隧道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者导致桥梁、隧道坍塌。比如在山区遇到地震,要迅速远离山脚和山坡地带。?特殊场所?公共场所?商场、超市:迅速躲到坚固的柜台、柱子旁边,或者商品陈列架的下方,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避开货架上的重物和玻璃橱窗等易碎物品。例如,在超市购物时遇到地震,可躲在承重的货架旁,而不是在货架中间或通道上。?电影院、剧院:一般来说,电影院、剧院的座椅是比较坚固的,可以就地蹲在座椅旁边或排椅下方,用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上方的吊灯、音响等设备砸伤。同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学校、教室:如果在学校,老师要迅速组织学生躲在课桌下,用书本、书包等保护头部和颈部,保持安静。地震停止后,按照老师的指示,有序地撤离到操场等安全地带。在撤离过程中,不要拥挤、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交通工具内?汽车:正在行驶的汽车,应尽快减速并将车停在路边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停车后,坐在车内,系好安全带,不要下车,直到地震结束。如果在停车场,应尽量避开高层建筑物的下方停车位。例如,在城市街道上遇到地震,可将车停在道路一侧的空旷区域。?火车、地铁:如果在火车上,应抓住扶手或其他固定物体,保持身体稳定,等待列车工作人员的指示。如果在地铁中,应尽量靠近车厢的角落或立柱,避免在车厢中间站立。当地铁紧急停车后,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通过指定的通道有序疏散。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创作不易,喜欢我的作品,请大家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