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处暑,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

2023/3/3 来源:不详

导语:处暑期间刮风、下雨好不好?下半年是旱是涝?看看老祖宗的农谚说了啥?

今年的天气有多热,相信你已经有深有体会了,我们熬着熬着就要迎来处暑的凉风了。今年长江流域遭遇旱情是很严重的,当地农民和庄稼都盼望着下雨,来缓解旱情。据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消息,截至到本月16日,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六省市已有78.3万人次因旱灾需要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万亩。希望这些地区快点下雨,减少农民损失!

今年8月23日将迎来处暑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为出暑,是终结暑的意思。虽然农谚说“处暑还暑,好似秋老虎”,但是处暑一到,“秋老虎”也蹦得不了几天了,再忍耐一下吧,很快就凉快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白天还是很炎热,到了晚上温度就有明显变化了,还是要多注意增减衣物,别感冒了。

古人把一年中,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月,月初为节,月中为气。处暑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处暑的第一个五天,老鹰开始大量的去扑捉鸟类,就像陈列的祭祀一样;到了第二个五天,万物开始到了秋天逐渐凋零,出现了萧肃之气;到了第三个五天,各种农作物将要成熟了。

处暑一到,就将迎来秋收的好时节,特别是河北等一些地区,秋收完玉米之后,紧接着就要播种小麦了。所以,按平常年份来说,还是不希望处暑期间下雨的,不利于收获和播种。但是,今年长江流域比较特殊,干旱地区较多,还是希望尽快下雨的。

古代是农耕社会,粮食收成决定生活质量,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那么,处暑期间刮风下雨好不好呢?

一、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立秋节气的时候,正处于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作物生长和结实。所以,处于中伏期间的立秋是希望多下点雨的。但是,到了处暑节气期间就不希望在下雨了,按古人的经验,处暑期间是害怕刮风、下雨和冰雹的。

田间积水、作物倒伏不利于收获,并且,不易保存,易发生霉变。

总之,人们是希望立秋下雨,处暑天晴的。类似的农谚还有“立秋下雨万人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处暑若逢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留”,“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等。

二、处暑一场风,庄稼半场空

按古人的经验,春不暖、夏不热、秋不凉、冬不寒都不是好的年景,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才更有利于庄稼获得丰收。因为,四季不明,通常都会导致出现极端的天气情况。

立秋是七月节(建申),处暑是七月气,对应的十二消息卦是“否”卦,由三根阳爻和三根阴爻组成,表示天之气下不来,地之气也上不去,阴阳不交,植物生长就慢慢的停止了,是秋天的开始。有了“否卦”的秋收和冬藏才能开启下一轮的生命循环。

在万物停止生长的时候,籽粒处于很饱满、头重脚轻的状态,秸秆任性已经没有那么强了,风一刮就容易倒伏。并且,倒伏以后,挨着地面的籽粒就容易出现发芽和霉变的情况,这样一来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古人总结的“处暑一场风,庄稼半场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处暑期间下了雨,后期的雨水通常都不会少,会造成部分地区出现涝灾。这个时候出现涝灾,农民就要发愁了,不仅粮食减产,还会投入更多的人力和金钱去收获,使原本就微薄的种粮收益,进一步缩水。

类似的农谚还有“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一河装”,“立秋处暑有陈头,三秋天气多雨水”等。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雨水多就意味着秋凉来得早,而谷物要想获得高产,在成熟末期还需要一段时间光照,使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减少秕籽的基数。所以,秋收这段时间已经不需要太多的雨水了。

写到最后:

农谚是古人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地域性。有些地方不希望下雨,而有些地方反而希望下雨,笼统的来看就行。

今年一些地区干旱比较严重,还是希望尽快来几场大雨的。比如,安徽省肥东县的中晚稻,再不下雨有可能会面临减产或绝收的情况。还有,四川进一段时间也是高温不断,玉米、红薯以及部分果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影响,特别是对秋玉米的影响更大。再比如,湖北受旱情的影响较大,截至8月16日,农作物已因旱受灾面积.8万亩、成灾.3万亩、绝收35.4万亩。

总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大的旱灾和涝灾面前都是没有太多的办法的,靠天吃饭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民真的很不容易,请善待!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