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首镇长临河历史地理与乡土聚落

2022/11/5 来源:不详

翁飞

庚子岁末,收到靖华送来的打印书稿。附言中说:他年在肥东长临河镇挂职副镇长一年,为了促进长临河的文化旅游,用随笔形式写了一本小册子:《环湖首镇长临河——历史地理与乡土聚落》,记录了长临河的历史地理和村落情况。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这已经是我第二次为张靖华的书写序了。年7月26日,我曾经为他的硕士论文《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与源流研究》(年1月在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写过一篇序言。

环巢湖流域是元末明初移民集聚的重要地区,我曾在当时的序言中指出:

“那么,这些胼手胝足、辛勤开发的移民祖先,经过六个多世纪的岁月磨洗,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值得探究和回味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作者的这本《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与源流研究》,从古建筑学的角度,很有说服力的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从巢湖北岸明代移民村落的物质遗存入手,采用地表文物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两重证据法”,并结合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参照高科技的航拍手段,得出;以江西移民为主体、以“九龙攒珠”为代表的移民村落的规划布局,是这一地区明代物质文化遗存的标志性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借鉴价值,对于了解明代移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及由之带来的社会风俗的变迁与演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天,我们强调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首先是要发现它,进而了解它、阐述它。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努力和尝试。”

在该书的扉页题签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导葛剑雄先生,也有精辟的阐述:

“要复原或重建中国的移民历史,仅仅靠文字记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文字以外的信息。移民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民居是移民所传递的重要文化信息,但对移民聚落和建筑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非专业的水平,而出自建筑、规划、环境方面的研究,又往往忽略文献记载和历史背景,因而像本书这样成功的尝试难能可贵。”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忽忽11年过去了。靖华在参加工作后,几经拼搏,终于又考入葛剑雄先生门下,成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年毕业,随即到肥东县长临河镇挂职兼任副镇长一年。摆在我面前的这本新书,就是他在繁忙的乡镇工作之余,对长临河地区历史地理、村落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所做的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心得笔记;也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的感悟:

“长临河是一个有性格的区域,它的传统乡村文化,即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江淮大地的,更是属于它自己的。在很多年以后,我又有机会来到长临河镇,年还曾兼任副镇长一年,得以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区域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我已经来过多次,但每次的接近都会增进一些新的感知。更会觉察到城市化进程中这一地区的乡村社会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或缓慢或快速或轻微或剧烈,但其本质仍旧脱胎于那个传统的乡土社会,那个乡土社会,十分沉静稳定而安全,它代表着上千年来积淀的江淮文化的味道,以及那种淡淡的、平和的、来自于土地本身的浑厚气息。”

不懈怠,不放弃,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靖华在他的治学道路上最值得称道的优点,也是对我母校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的贯彻传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和深入实践调研,作者在本书中,已经能把本人所学的历史地理和古建筑专业知识,与社会学、民俗学、谱牒学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深入挖掘当地的移民文化根脉,于是,在本书中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和闪光的新意。先讲“惊人的发现”。这是靖华在书中的常用语,并且在他的随笔中用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如第1篇“初遇”中的“打架山”:“旧时,巢县和长临河人经常为了这片山丘发生争斗,这山就成了著名的火药桶。为了争夺山地,人们不惜牺牲生命,据说,为了争夺那座最高的山峰,人们曾在山下烧开一口油锅,并在油锅里放了一个铁球,规定谁能先把铁球拿出,最高峰就归谁。姑父说,虽然长临河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没想到那边人找了一个过路的叫花子,让他抢先把铁球捞了出来,比赛结束,叫花子死了,那座山就归了巢县。”他认为:“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构成了童年的我,对传统村落的另一种认识。”同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有第19篇“一棵树的血案”,说的是在山口凌村西边、由三个小族村组成的刘罗蔡村和村庄北部由上下两个村庄组成的张德山村,因为后者在一块两村边界确权不明晰的土地上抢先栽了一棵树,引发前者不满,导致两个村村民之间大规模的族群械斗,死伤惨重。这两个故事实际反映的是,巢湖流域各移民族群之间,早期在土地资源上的激烈争夺。

再如第12篇“青阳镇”,作者认为:“青阳山可以说是长临河文化的发祥之地,一方面,它是长临河镇的母亲河——长宁河的发源之山,同时也是长临河镇的财富之山。在青阳山下,有一座大水库,横跨在长宁河的上游,这个水库叫‘乌金陂’,据说是古代的先民为了寻找一根价值连城的金链条而挖成的。”而在青阳山下曾经有座古镇,名字就叫青阳镇,在历史上有明确文献记载。作者根据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元丰九域志》得出:当时合肥县有十一乡四镇,四镇分别为:“段寨、青阳、移风、永安”,又对照谭其襄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宋代青阳镇就位于巢湖北岸半岛的巢、合交界位置,也就是今天的青阳山下。当时,这里是人烟密集之地,并属于合肥县所管辖。虽然地表遗迹几乎湮没,但作者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中考订出两点发现:第一,它是一个人烟稠密,但规模不算太大的商业中心。第二,青阳镇地处合、巢通衢,曾受到宋金战争的波及、并爆发过激烈的战事。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对这场战事的记述:

“这场战事发生于绍兴十一年(公元年),是宋军在巢湖北岸一系列战斗中的一件,绍兴十年七月底随着岳家军班师,中原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的抗金战争都已结束。金军统帅金兀术在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见了金熙宗,随即返回开封,准备重兵入侵淮西,当时宋朝在淮西有三支大军,淮西宣抚使张俊8万人。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3万人。淮北宣抚判官刘錡2万人。此后金军从年底开始,逐步由开封附近向南移动。绍兴十一年(公元年)正月中旬,兀术韩常等人的部队越过淝水,攻占寿春,二月三日进入庐州,长驱而南,宋廷面对金军的攻势,急令大将刘錡、杨沂中、张俊分率所部渡长江抗击。正月中旬刘部首先自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渡江,下旬,军至庐州,见城内民众逃散,兵力薄弱,缺乏防御器具,难以坚守,遂退兵东关,据险扎营,钳制金军。而金军进占庐州。此后,金兀术遣大将韩常等率部分兵继续南进,攻取含山、和州等地,宋军则向东,即双方在地形复杂的巢湖北岸地区展开了一系列混战,这些混战被统称为‘柘皋之战’,发生于柘皋的战事,即是这些混战的高峰,后来也是这场南北对决的代名词。”作者并且认为:柘皋之战在巢湖北岸的系列战斗长达二十天,“《宋会要》中所记载的多场战斗中,多次提到绍兴十一年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柘皋决战爆发前四天,在青阳镇爆发的一场遭遇战。”这就是宋统制戚方击败金军的“青阳之战”,是一次成功利用有利地形击溃金军的阻击战,是“柘皋大捷”的前奏曲。在研究宋金战役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无独有偶,青阳山上的青阳山房,是元代历史文化名人余阙所建,也是长临河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通过实地考察,作者发现:第一、青阳山房并非一开始就是“书房”或“山房”,而是一处普通的民宅;第二、它是余阙和父母长期居住的地方,由于他们少数民族移民的身份,这个住所一开始就带有军事聚落的成分。只是后来余阙的文名显耀,才有了“青阳山房”的称谓。作者还引用了余阙的《合淝修城记》中对合肥人民“质直而无二心,故盗不能欺,勤生而无外慕之好,故利不能诱,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故兵不能怵”的性格赞颂,表现出余阙作为党项族移民后裔,在国破家亡、阖族迁移的惨痛经历后,对于合肥这块包容开放的新家园的认同和眷念之情。

真正重要的发现,我认为是他在本书14“祖先的名单”、15“插草为标”两篇中讲述的故事。先从当地一首耳熟能详的姓氏村庄儿歌讲起:

“一,一,吴兴一;二,二,梅寿二;三,三,盛宗三;四,四,罗胜四;五,五,张胜吾;六,六,徐太六;七,七,朱龙七;八,八,罗荣八;九,九,张永久;十,十,千张干子豆腐长乐集。”

这首儿歌的前九句是长临河镇的九个村庄的名字。作者发现,这些村庄的名字都有统一的规律,它们都和第一代祖先的姓名完全一致。根据吴晗先生的观点:“宋元以来的封建社会,平民百姓没有职名的一般不起名字,只用行辈和父母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见吴晗《朱元璋传》脚注)长临河一带的移民村庄名称,只要一对照族谱,就会发现他们基本与祖先的姓名或字号保持一致。这些以祖先命名的村子,不仅仅是长临河镇的一种民俗,而是一个区域的村庄共性,并且一直蔓延到肥东县北部区域。“这些大量的村庄,像是镌刻在大地上的一串长长的名单,名单上的每个村名都代表着一个普通移民的名字,这些移民者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一般自称来自江西瓦屑坝。也就是说长临河地区,从北向南,都是由瓦屑坝移民开发出来的。”

随后作者将移民村落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很快就发现,不仅在名称上存在同性,长临河地区的移民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也是十分有规律的。规律的第一点是很多村庄都沿线状分布;第二点,这些村庄聚落分布线条的几何性很强,他们或者垂直或者平行于另一条路线,从而构成几何图形。说明这些村庄聚落的分布,显然经过了一个强大的人工规划的过程。作者又进一步走访了当地的村民,据六家畈一位村民讲述:“我们的祖先来到这里后,插草为标,建立村庄。”作者认为:插草为标,是一个移民时代的术语。它标志着洪武初期,巢湖流域大移民,是由明朝中央政权进行统一规划的。六百多年来,这一移民规划的模式,仍然基本保持着大致稳定的格局。

特别让作者感到震撼的是:在调研长临河地区家族谱系的过程中,了解到在那个“破四旧”的动乱年代,无论大族小族,族谱有的被埋在粪缸底,有的藏在草堆里,有的险些变成了卷烟纸……,而调查完整个长临河地区上百个村庄之后,所有家族的族谱,都被主人们用各种技巧瞒天过海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应该是我们善良淳朴的炎黄子孙,以他们单纯执着的理念,自觉维护着家族血脉、华夏根脉!

巢湖流域的膏壤沃土,历代移民的辛勤劳作、诗书传家,造就了长临河的地灵人杰。如前面那首姓氏地名儿歌中,吴兴一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的祖居地;盛宗三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摔跤冠军盛泽田的祖居地;罗胜四是台湾“参谋总长陆军一级上将”罗本立的祖居地;张胜吾是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民国最后一任安徽省主席张义纯的祖居地……。近代以来,从淮军摇篮到滨湖侨乡,长临河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从“九龙攒珠”到“插草为标”,从一个移民村落的建筑布局到整个巢北移民村落管网化几何形布局的发现,蕴含着作者在治学道路上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处处留心皆学问,有志者事竟成。用在这本书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再来看“闪光的新意”。在本书下篇的开篇中,作者与请他去肥东帮助调研、梳理地域文化的原任肥东县委书记杨宏星书记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在谈到长临河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严峻形势,杨书记沉默了一下,说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靖华,我们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如何来面对?杨宏星提出:“如果完全凭政府的力量去保护,是不现实的,也没有那么多资金,而且即便将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起来,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最终还是走向破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去推动社会进入这个区域,这个区域充满来自城市的人流,从而推动村庄的保护。”

张靖华认为:“长临河镇乡村的衰退,与其说是衰退,还不如说是城乡资源和人口流动的闸门被打开之后,人们循着对幸福的向往,自然的流动后产生的空心化现象。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未停止过。只是,近几十年来的对外流动以及城市和乡村人口流动的不对等性,更使得巢湖北岸变成了一只宛如古董箱子一样异常封闭的世界。在江浙地区,由于乡镇经济比较发达,很多村庄的居民,村里到工作地可以早出晚归,一些古村落里常年有人,衰退并不那么严重。巢湖流域由于缺乏发达的乡镇经济,人们一旦决心出门发展,就似乎再也没想回来……。

但环巢湖公路的修筑以及环巢湖地区空间的调整,使这个沉寂的世界被逐步打破了,从而给长临河地区的传统村落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伴随着南淝河大桥的修通,长临河的区位优势立刻凸显出来,从偏居巢湖北岸的小市镇,立刻变成毗邻滨湖新区的环湖首镇。区位的改变,提升了长临河镇的土地价值,在这种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长临河镇未来的发展优势,开始试图圈地投资,长临河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变成了一个十分敏感而十分棘手的问题。”

全国首次马拉松发起人张亮友

学,当然要以致用。面对新的挑战,靖华开始了将传统古村落文化资源与新时期文旅开发相对接、相融合的创意和实践。他听从杨宏星书记的建议,只身前往浙江宁海,考察体育健身步道,看有无引进长临河的乃至环巢湖的可能。一个偶尔的机会,他了解到:肥东县是新中国年第一次马拉松运动的举办地。于是又前往蚌埠访问率先倡议和参加这场运动测试赛、并获得冠军的张亮友老人。以此确定了以“湖山马拉松步道”来命名长临河乡村道路的规划。在市县领导的支持下,今天的长临河镇传统村落,主要还是通过“湖山马拉松步道”串联着。这条步道是由四个联系点之间的连线构成,依据联系点的名称,称之为“长山线(长临河至山口凌)”、“山大线(山口凌至大蔡)”、“大六线(大蔡至六家畈)”、“六长线(六家畈至长临河)”。由于这一区域保留了明代初期乡村规划的大部分原始移民村落及其遗址,并且呈现出十分严格的方格网状分布形态,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明代遗民聚落的文化版图。

湖山马拉松步道(黄线标明)

在这片地域,作者极力将有关古村落的故事传说、名山盛景、人文历史加以综合整理,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促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从“徐万二”到“现龙陈”,从“四顶朝霞——魏伯阳炼丹”到振湖塔,以及大蔡村蔡永祥烈士纪念馆……所有有价值的文化资源,都被作者写入笔端。在长临河挂职期间,他还在对靠山杨、吴大海两村的环境提升过程中,制定出一个整体性的,称之为“寻山观海”的总体规划。“所谓‘寻山观海’,是将四顶山、巢湖、山村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将环境提升工作与文化旅游工作的推进综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寻山观海’有两重意思,一重是通过环境提升使得人们更好地领略靠山杨和吴大海这两个村庄的传统风韵,感受存在于这两个村庄内的人文历史底蕴;另一重则是在提升的同时,完善和保护从四顶山到巢湖岸边的自然人文资源,使之成为与村庄和谐并存相得益彰的外围环境。”具体到每个村庄,则要做好三个重点:其一是前期的空间分析与挖掘,注重将历史人文底蕴与整治方案融合;其二是做好水系的整理和重新塑造;其三是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统风貌的维护。

寻山观海示意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代表作《乡土中国》后记里面说:“从基层乡土着眼去看中国的重建问题,主要的自是:怎样把现代知识输入中国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基地乡村里去,输入现代知识必须有人的媒介。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下乡,是重建乡土的一个基本问题。”我认为,张靖华博士在这本书中,以自己的所言所行、亲力亲为,已经回答了费老先生所提出的问题。

中国正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奋力崛起。我们合肥市也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一个独立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的现代化滨湖大都市,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心城区与环湖十二镇同步发展、实现城镇科技、经济、生态、文化一体化发展、建设并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为靖华这一辈后起之秀提供了出蓝胜蓝、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勉勖之!

是为序。

年2月1日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