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奋力抗旱保民生新浪财经
2024/10/22 来源:不详来源:经济日报眼下,安徽省全椒县正遭遇60年一遇大旱。汛期前后6个月总降雨量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值毫米少五成多,县内座水库及塘坝的总蓄水量较往年同期少六成,底水严重不足。特别是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三湾水库三大饮用水源地储水量严重不足。全县水稻、玉米、毛豆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面对严重旱情,全椒县全力以赴抗大旱、抗长旱,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和抗旱减灾这两场硬仗。“南水北调”——提水抗旱夺丰收为了有效缓解农作物旱情,保障农业丰收,7月下旬,该县在《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保蓄内水、提引外水”的抗旱思路,并及时启动了“提放水同价”政策。同时积极谋划有效抗旱措施,根据灌区地理形势,随机应变架设临时翻水站6座,对灌区公里长的滑坡低矮渠道进行廓清、疏浚,开展“南水北调”,全力扩大提水灌溉面积,鼓励群众从滁河提水抗旱,降低内水消耗。全椒县水利局架设临时泵站,通过滁河小罗闸将长江水源源不断送往赵店水库,为市县自来水厂储备源水。(沈果摄)该县自7月份开展抗旱工作以来,全县6大国有水库和7座沿河泵站开足马力投入抗旱,特别是沿河泵站以及部分国有水库小泵站,克服人手少、机电设备陈旧老化、抗旱条件恶劣等现实困难,24小时不间断开机抗旱。至10月中旬,累计提引滁河水万方,浇灌农田50万亩,夺取了大旱年的农业丰收。“引江入滁”——保障滁、全两地近70万居民喝上源源不绝的长江水进入10月份以后,随着旱情的进一步加剧,被该县老百姓称为“全椒人民大水缸”的黄栗树水库水位持续下降,致使滁州及全椒县近70万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供水紧张。为此,农业抗旱灌溉刚刚告一段落,该县又马不停蹄做起了一项大工程“引江入滁”。水利部门在全椒新龙河开挖应急取水口,将长江水送往滁州三水厂。(沈果摄)“所谓引江入滁,就是先把长江水先引进滁河,通过我们架设的四级泵站,一级一级往上送,经过我们的备用水源地-赵店水库,把水送到新龙河,再在新龙河开挖应急取水口,架设临地加压泵站,最终把水送到我们全椒县的二水厂和滁州市的三水厂,解决滁、全两地人饮用水。”全椒县水利局局长袁长青介绍。“引江入滁”全椒段应急补水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2公里输水管道,技术改造升级下九连苏姚一级站和下封临时翻水站,加固疏浚苏姚一级站至赵店河输水渠道累计25.5公里,计划投入资金约万元。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快马加鞭推进中。预计11月下旬,该项工程即可发挥作用,届时,滁、全两地近70万居民将喝上源源不绝的长江水。“送水进户”——不让一名群众在喝水的问题上掉队眼下,围绕让农村群众有水喝,喝放心水,全椒县的第三场战役“送水进户”正如火如荼。“我们西王水厂从岱山湖取水,前一阵子岱山湖水位低取不到水,3万人面临无水喝,我们急的团团,是县水利部门给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协调肥东县水利部门,在岱山湖下游给我们打了一个80多米长30多米宽的土坝,解决了我们西王水厂的取水问题。”西王水厂负责人刘国祥介绍说。全椒县第二自来水厂的工人在安装应急取水设备,保障供水。(沈果摄)全椒县西王水厂在岱山湖下游筑坝架设临时机台提水,保障农村居民喝水安全。(沈果摄)由于持续干旱,县内几大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的水位持续下降,致使县内的石沛水厂、富安水厂、西王水厂等3座农村水厂面临源水紧缺困难。为了解决该三座水厂的供水问题,该县又投资余万元,通过筑坝提水、牵移延伸取水口等方式解决了三座水厂的取水问题。该县分散式供水的形式主要是浅井水和山泉水,持续干旱还造成了该县部分偏远山区的井水和山泉水干涸,给当地马厂镇、十字镇等镇的名山区村民饮水造成困难,该县又组织乡镇送水上门、建临时取水点、打井、联网并网等措施加以解决,让每一个群众的喝上“放心水”。随着旱情的进一步加剧,滁州市防指已于11月9日下达通知,提升抗旱应急响应等级至Ⅲ级。目前,全椒县把实现城乡居民人饮安全作为最大民生;把全力提蓄水作为解决旱情的基本措施,围绕“增好水”,着力扩挖水库塘坝,围绕“放好水”,全面清淤河道渠道,围绕“护好水”,宣传引导节约用水。同时,把抢播抢种作为稳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全力打赢抗旱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