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实施的这项制度,正向全国推广

2023/2/8 来源:不详

出门见绿,处处是景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

安徽实施的林长制,正在把这个愿望一步步变成现实。

5.2万余名各级林长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我省率先在全国推行林长制改革。自年3月起,我省探索实施林长制,年全省推开,建立健全了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各级共设立林长名。年,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林长制入选中央深改办“十大改革案例”,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行林长制”,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标志着林长制由安徽推向全国。

改革破除沉疴痼疾

林长制解决了一些积年难题,调动了各方面力量聚力林业发展

冬日的肥东县十八联圩湿地,芦苇荡与湿地水面连成一片,远看水天一色、碧波荡漾,不时有白鹭在水里嬉戏。

环巢湖十大湿地公园群项目被列入合肥林长制重点项目建设,由市级林长包保,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征地、拆迁、资金等难题。

合肥市林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何玉珠告诉记者,合肥市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创新,编制《合肥市林长制实施规划》《合肥市林长制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各市级林长深入环巢湖十大湿地、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园等23个项目,督导调度项目建设,指导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年以来,市级林长调研调度重点项目40余次,解决问题20多件。

“林长制解决了一些积年难题,啃下了不少‘硬骨头’,调动了各方面力量聚力林业发展。”省林业局局长牛向阳介绍,林长制改革破除沉疴痼疾,初步解决了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理念淡化、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问题。三年多来,全省市县林长开展巡林次,解决问题件。

我省明确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5项任务,形成省级总林长负总责、市县总林长抓指挥协调、区域性林长抓督促调度、功能区林长抓特色、乡村林长抓落地的工作格局。各级林长都有目标责任,各有关部门都有职责任务,一级对一级负责,每年进行考核评价,兑现奖惩。

省委、省政府细化27个省直有关部门在林长制改革中的职责,建立会议调度、工作督察、考核问责、社会监督等工作机制,各市出台林长制改革配套制度个,形成上下衔接、协同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依托林长制改革,我省林业发展由林业部门‘小马拉大车’转变为各级各部门‘同唱一台戏’。”安徽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激发林业活力

设立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为切实将林长制改革优势转化为林业治理效能,今年6月,安徽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岭、沿江、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六大片区,选定设立30个不同类型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每个先行区重点探索2个至5个体制机制创新点,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围绕先行示范任务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亮点。

“多亏了林长制,曾经的荒山变成了青山,我们这里的环境更美了。”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林长杨江勤说。走进杨亭村,群山连绵,层林尽染,茶树、杨梅树、枫树……各种树木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但早些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当地通过林长制改革,实现多部门齐抓共管,将杨亭村变成了一个“出门见绿,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

杨亭村是安庆市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为总林长,4个点长为网格片长,33个村民组队长为网格组长,另设5处护林卡点,护林员12名,视频管控7处,一林一技,一林一警,做到任务细化,分工明确,谁包保谁负责,谁失责必追责。

杨亭村林间地头一块块林长告示牌立起,古树名木也纷纷戴上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