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让肥东人享有更多获得感

2022/11/7 来源:不详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中国肥东,皖中腹地,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这里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和谐、幸福、宜居的诗意栖息地。这里,党旗飘扬,红色引擎动力强劲。

近年来,肥东县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在全县实施“千亿肥东·红色领航”工程,提出了“一创三强十红”具体举措,着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有色彩的基层党建,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扎实提高治理成效,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肥东县卫健委在八斗镇文化广场举行“党把健康送给您,民生服务惠万家”主题宣讲活动。

专家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党建领航

健康肥东迈上新征程

“活动办到咱百姓心里去了,家门口也能看病了!”6月27日上午,肥东县村民王大爷在义诊咨询台咨询心血管疾病时由衷地感慨。原来,当天肥东县卫健委在八斗镇文化广场举行“党把健康送给您,民生服务惠万家”主题宣讲活动,通过“演、讲、展、散、诊”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这项活动是肥东县卫健委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活动将持续开展下去,并且组织专家宣讲团队进村入户,做到所有乡村全覆盖。”肥东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韦晓晖告诉记者,肥东县卫健委旨在通过活动,积极宣传卫生健康民生工程的免费政策,大力传播卫生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送去党对群众健康的关心,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肥东县卫健委党委现有党员人,下辖二级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2个。近年来,肥东县卫健委党委按照“卫健发展,党建领航”的总体思路,将党建工作与卫生健康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建设“健康肥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健康脱贫中,肥东县卫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脱贫“暖心工程”。建立由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的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据统计,年度,该县贫困人口累计签约人,贫困人口签约率达%。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四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的综合医疗保障政策。

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该政策服务共12.25万人次,总医疗费用.51万元,总补偿金额.45万元,补偿比例为97.19%。同时,为让百姓获得更好的看病体验,肥东县卫健委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近1.5亿元,新建36个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四院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大楼及附属设施,并购置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目前,医院标准建设的古城镇中心卫生院新区一期工程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县精神卫生防治院门诊医技楼完工。

肥东县卫健委还将党建贯穿医改工作全方面,让医护党员骨干成为“红色高地”的冲锋者,开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医院与安医大一附院医联体密切合作,积极医院。县精神卫生防治院与合肥市精神卫生防治院医联体深度融合,建设专科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县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医联体统筹推进,为肥东妇女儿童健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韦晓晖告诉记者,医院、中医院两大县域医共体发挥职能,开展以会代训、定期派出医师坐诊、带教等活动,使乡镇卫生院业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红色党建

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日前,记者来到肥东县店埠镇镇西社区。在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内,几名孩子正在学习绘画。原来,镇西社区党委联合公益组织,在每周二至周六下午,开展游戏、音乐、阅读、体育等活动,其中每周三下午在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儿童创意绘画”,每周五开展书法课程,为社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服务。

“社区党委积极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实行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培育和吸纳了福缘艺术团等9支社会组织队伍,组建了7支志愿者队伍。”镇西社区党委书记丁玉书告诉记者,社区党委还与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合作,为百姓提供更系统、更全面、更优良的居家养老服务。“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则开展夜间巡逻,走街穿巷,对辖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有效地降低了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因此,镇西社区获得“合肥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镇西社区党委还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由专业的党员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成长训练、游戏娱乐、心理支持、行为纠正等活动,年被授予“安徽省首批儿童之家示范点”。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镇西社区还被授予“合肥市全民终身学习体验点”“全国优秀学习型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建工作离不开党组织服务模式的创新,党组织引导居民自治,使社区的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区邻里之间关系更加和睦,促进了社区和谐共生发展,更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汇景新城小区作为肥东县最早、最大的老旧开发小区,自年交付使用以来,物业服务公司更换多次,管理混乱、服务差,环境卫生脏乱,治安状况被“黄牌”警告。为了彻底解决小区所出现的由于物业管理混乱导致的无序状况,社区党委牵头,与业主委员会多次商议,决定行使权力解聘现在的物业公司,维护业主权益,成为肥东县首家小区业主成功“炒掉”不作为物业的案例。新物业公司入驻后,小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店埠镇镇西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为民服务,开展“三个一”红色党建工作,通过组建红色志愿队伍、打造红色学习平台、推广红色协商模式,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新格局,成为肥东县城市党建工作一张靓丽的名片。

支部引领

干群探索创新治乡村

近年来,肥东县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党建引领、探索创新”的思路,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发挥村民自治,因地制宜发扬乡贤文化等举措,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农村基层治理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肥东县店埠镇一心社区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推进村民自治工作,把当家的权力真正交给群众,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如今的一心社区整洁有序,群众满意,社区党总支先后获得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一心社区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组,按照每个片区人左右的规模划分6个自治片区,在每个片区成立一个村民理事会,由各片区群众推选出村民理事会成员。每个村民理事会都有一处议事场所,并制定了《村民理事会章程》、学习制度、议事规则等制度。红山自然村由于道路拓宽,原路段路灯拆除未及时恢复,沿路居民意见较大。村民理事会成员卜亚民得知后,及时与其他理事会成员联系协商,形成建议方案,报送到社区后,主动联系施工单位快速恢复,解决了群众夜间行路难的问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村民们还普遍反映,社区里的党务、居务、财务在正常公开的同时受理事会全程监督。村民理事会代表村民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开展议事协商,加强对社区干部和社区事务的监督,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干部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度,从制度和机制上有效防范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肥东县石塘镇四合村党委围绕建设“美丽四合”的中心目标,在党建引领下,组织发力、党员出力、乡贤助力,三力融合乡村治理。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年被授予“安徽省第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

几年前,四合村还是石塘镇有名的后进村。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村党委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岗”,通过建立村企一体为民服务平台,增强村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四合村还是远近闻名的乡贤村。村党委发扬乡贤文化传统,创新打造“党建+乡贤”乡村治理新模式,制定了新时代乡贤标准,牵头筹建乡贤馆,营造的良好乡贤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教化影响党员群众。村党委还发动村里威望高的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成立“乡贤会”,组建村民说事、便民办事、调解和事、阳光监事、“四会议事”(村民议事、红白理事、道德评议和禁毒禁赌会)等“五事厅”。在党建引领下,四合村传承乡贤之风,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红色引擎

集体经济成“发展强基”

肥东县加强红色引领,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编制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肥东县十佳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头人”评选表彰工作,计划用五年时间使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标升级。

该县建华社区党委在合肥市率先打响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第一枪”,把支部建到生产一线,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和社区资源优势融合在田间地头。村党委经过考察调研,决定发展莲藕、葡萄、高效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同时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让农村经济活起来。目前,建华社区集体经济净收入达万元。

阚东社区作为肥东县首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居)之一,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区党员广泛动员,号召村民将手中耕地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与肥东金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签订协议,农民成为股东,每年每亩元保底价收益打卡发放到农户手中。社区党委还开展农产品电商业务,利用闲置多年的老村部、村小学对外租赁,作为生产和科研基地,为村集体创收。

近年来,肥东县打造“红色肥东”智慧党建云平台,将基层党建与网络相融合,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该县还打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