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茂林吴氏分支肥东县吴家骥世系考

2022/12/1 来源:不详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20/4357383.html

吴小元叶彩霞

第期

一、千年古镇茂林

茂林位于泾县西南,属千年文化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小小的泾县城、大大的茂林村”之说。境内轩园府第大多是在乾隆、嘉庆时所建,旧传中的七墩、八坦、九井、十三巷、三十二轩、七十二园和一百零八座大夫第显示了茂林建筑数量和种类之多。

花砖,是茂林建筑上的一大特色,黑白两色过渡自然,有中国画的山水韵味,因其纹理各异曾被巧妙地排列成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将脸谱。著名作家吴组缃就以家乡的花砖来谈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说写小说塑人物就要象墙上的人物脸谱一样有个性、不能千人一面,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茂林菜属徽菜系列,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在当地的婚嫁、寿诞、添丁等喜庆宴请菜肴中,多上十二道菜,俗称“十二碗”,其中的烧膀、粉渣肉、糊粉又称“三绝”。菜品半荤半素、料汤均衡。办席必请乐队,有迎宾曲、敬酒曲、送客曲,锣鼓喧天,管弦齐奏。茂林又有独特风味的地方美食,有万年楼的发糕,三元楼的水晶糕,杨柳春的九角糕,粉料匀细,松软可口。

茂林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年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皖南,在太平县谭家桥遭遇国民党部队,红七军团长寻淮洲负伤至茂林牺牲;年1月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在经过茂林时被国民党部队围困,激战七天七夜,九千余人的队伍只有一千多人突围,史称“皖南事变”。

二、泾县茂林吴氏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文,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茂林吴氏创造了穿靴戴帽、簪缨继世的家族传奇。

吴氏是太伯、仲雍之后,黄帝轩辕氏后人。泾县茂林始祖吴文举于北宋初年迁居宛陵。其子吴希贤在南唐衢州教授任上辞官,后从宣城迁至其下辖的泾县茂林东庄。吴希贤次子吴安国于北宋熙宁年间娶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迁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即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随后茂林吴氏分枝散叶,人口众多,科举兴盛。

茂林吴氏一直以科第进仕扬名于乡邦。据清吴氏谱记载,吴氏共有进士19人,举人人,岁贡生难以计数,有“泾川邹鲁”之誉,“泾之多才萃于吴氏一门为不可及。”清吏部尚书吴芳培称“吾宗之隽才迭出,喋躞词场,彬彬乎其未有艾也”。清乾嘉道时期,在宁国府举行的一场童子试中,录取的三十六人吴姓占有十八位。乾隆之后,吴姓有六位钦点翰林,另有“六鳌驾海”“祖孙传芳”的科场佳话,其中清左都御史署吏部尚书吴芳培、山东巡抚吴廷斌、近代外交家吴茂荪、经济学家吴半农、国文教授吴则虞、新中国财政部长吴波、卫生勤务学专家吴之理及被称为“茂林三吴”的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画家吴作人等均为个中佼佼者。

三、茂林吴氏分迁肥东的一支

根据安徽省图书馆藏万历七年《泾川茂林吴氏谱》、兴一村吴邦凯藏《吴氏家谱》手抄本记载,吴氏远祖世系表依次为:

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

泰伯(得姓伯始祖)→仲雍(得姓始祖)→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吴王)→季札→征生→启番→吴售→弥容→句→子三→涉(子彰)→彰→穆→平→申→芮(长沙王)→浅→信→广志→千秋→长陵→全→隆→复兴→汉→成→盱→胜→珪→文质→应之→康年→嗣英→正己→定→

之则→延→猛→安诚→筠→钦→授→文慰→良→义方→少微→巩→泉→瑶→叔沅→瑗→谟→亨之→衡→光裕→百亿→逢源→福→元珎→义德→彬→百九→万一(为茂林一世始祖)→大千一→乾十二→坤一→伯二→千七(吴侃)→恩一→端二→荣四→祥一→儒二→佑二→隆源→利→(利公祠堂)祖二→

兴一讳俊,迁合肥东乡青阳山下→治涵→浩化→尊甲→欲起→正坤→仁朝→義護→礼琏→万昌→道肫→明伦→廷瑜→元成→开金→运泰→克信→显芳→家骥→邦国

从世系表得知,茂林一世祖为万一公,是自得吴姓氏之后的第78世,再历经15世到93世兴一公时,从泾县茂林迁至合肥东乡青阳山下,再历经18世至第世吴家骥,世至邦国。因而肥东兴一村吴氏是明初时从茂林迁出,为茂林吴氏分支。

四、从泾县吴氏到肥东吴氏的重要人物

伯始祖讳太伯,又泰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卒于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公长子。葬今江苏无锡鸿山。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易服毁容,完全改从吴人文身断发习俗,以江苏无锡东南梅里(今梅村乡)为都城,建立吴国。此为吴氏得姓之始。

78世万一公(—),讳文举,百九公子,生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卒宋真咸平元年,四十七岁。十岁能文,少年登科,初任江陵尉(今湖北省辖),升任郧阳县令,再升循州(今广东惠阳地)司马。宋太祖赵匡胤派曹彬、潘美率兵伐南唐时,曹彬遣使赴郡县招降,有人议以城献,文举晓以大义,遂杀劝降使者,固守城池。宋军攻城三月,城终失守,文举被俘。宋将见其忠,欲给官,文举不受。家被毁,成为游民,流浪至宛陵(今宣州市),后隐于泾县之奎峰东庄湾(今茂林),为茂林吴氏宗族始迁祖。治平间学士欧阳修状公节,作《茂林始祖万一公记》。万一公为茂林一世始祖。

肥东兴一村吴邦凯藏光绪年间《吴氏家谱》手抄本

79世吴希贤,行大千一,文举长子。素性笃雅,操行纯洁,居不交利,仕不忘学,宋雍熙三年九岁入太学,淳化二年十四岁试经魁,十五岁廷对赐进士,授衢州教授,咸平元年功赏,二十二岁转文林郎,寻授兵部架阁。会保吉里陷,宁州中原震动,因上谏不纳而辞官,景德元年来茂林奎峰东庄湾(今乔吴),时年二十七岁。

80世吴安国(—8),希贤次子,由奎峰东庄迁于宋家坦(后改茂林村),俗呼号公,屡荐不仕,乐于与兄弟共守田园。但东庄地狭,见濂溪东岸岳父宋家所住地方地域广阔,土地肥沃,于熙宁八年()来宋家坦建“延陵新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

83世吴侃(1一):忠鲠长子,乳名永兴,娶方氏(1一),生二子时亮、时高。公妣合葬村西新坟墩,为茂林古七墩之一,今古墓尚存。年后分学灌园吴敬恒第六代孙吴慧智个人出资复修。

新坟墩又称白骨墩,在墨庄右前

85世端二公:时亮长子,讳德桄,号勉正。娶章氏大娘,公妣生卒失考,生三子惟辉、惟烨、惟燦。三子惟燦出继乔吴吴德梗为嗣。公妣合葬村北茅王嘴倪家冲口。康熙年间裔孙元凡有《宋故吴公讳端二墓志》。

86世荣四(一),于宋开禧壬辰立东山庵为祠,立宗支谱系图挂祠堂之中,召僧人荣吉祥守庵奉祀祖宗。于宝庆丁亥三年()续修茂林吴氏宗谱并撰序。公性资明敏,识量过人,茂林吴氏宗谱自此始修,又家规设法,子孙可守,为万世之基。娶宋氏,生五子祥一、祥二、祥三、祥四、祥五。夫妇合葬茂林东北五里凤村蟠蛇形。

87世祥一,讳世鹏,又名鹏卿。娶肖氏,继娶徐氏,生三子儒一、儒二、儒三,夫妇合葬蟠蛇形。长子儒一,字竹居,分支一甲,西仁里。次子儒二分支一甲八大分。三子儒三,字梅居,分支六甲。

88世儒二,祥一次子,字熊兴,号兰居,生卒缺,葬永定都荀村半月形,娶洪氏辰贞生二子佑二、佑三。公为一甲八大分姓祖。次子佑三公后裔迁庐州府无为州土桥。

89世佑二(一),字彦孙,乳名炎保。娶潘氏定秀,生二子祖源、隆源。合葬庄门前,眠犬形。公于元至正丙戌六年()续修吴氏宗谱并撰序。公为茂林八大分之祖。

90世隆源,彦孙次子,行忠三。娶章氏接弟,生四子利生、尧生、安生、义生。公妣合葬西山涌门墩。公为后四分之祖,后裔住古溪边、玓公分、庄门前、燕形和高坦梅家村等亦其后裔。隆源四子后裔,随兄祖源支海、河、泗、济前四分而兴盛起来,因而被称后四分。

肥东兴一村吴邦凯藏光绪《吴氏家谱》手抄本

91世利生,隆源长子,讳的,字寿一,生元至顺辛未年()娶方氏生子文秀,生子祖二,继娶章氏,生三子礼和、仁和、三和。公妣合葬庄门前周家门前,的公敞厅在尚友堂后门,年久失修,解放初拆毁。

(作者吴小元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泾县吴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作者叶彩霞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泾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制作:童达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