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通航产业发力通航新蓝海步入发

2023/3/4 来源:不详

                            

原创刘韶滨中国民航报

开栏的话

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迅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将通航纳入督察激励范围,由民航局牵头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通用航空发展督查激励评价工作,评选出来的城市除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励政策外,还额外在运输机场建设、国际航线开通等方面予以政策激励,以激发地方积极性,引导各地方政府发挥促进通航安全和发展主体责任,推动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

在国办督察室的大力支持下,年度评选出的督查激励对象为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三个城市。为深入了解各省(市)通用航空发展的现状,本报特推出“看通航——战略新产业,低空新经济”系列报道,以“综述+专家点评”的方式,从通用航空服务领域多元、特点各异的角度出发,展示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发力通航“新蓝海”步入发展“快车道”

——探寻安徽合肥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匙

肥东白龙通用机场通航在即,通用航空区域服务中心建设提速,无人机企业集聚发展……近年来,乘着省内政策落地与产业布局的东风,安徽省合肥市发力通航产业“新蓝海”,通航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在地通用航空发展工作督查激励城市。

合肥市通航产业逐渐“飞起来、热起来”,是安徽省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结果。安徽省并非传统的通航发展强省,没有深厚的通航发展基础。但自年以来,尤其是年继湖南省、江西省之后成为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以来,安徽省通航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提档加速。自改革试点以来,安徽省不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实现全省通航企业“倍增”,注册通航公司由改革前的7家增至21家,年全省通用航空累计飞行架次、小时,同比分别增长47.11%和11.13%。作为后起之秀,安徽省通航产业为何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合肥白龙通用机场航站楼(凌益方/摄)

强化顶层设计

通用航空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但同时也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和政策支持,需要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与业态培养。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是通航产业能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安徽省委、省政府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通航产业发展进行了近期、中期与长期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年,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后,省委、省政府对抓住改革试点机遇、加快培育壮大通用航空产业的决心更加强烈。为配合中央有关部门落实好低空空域分类划设、低空航线网构建、跨省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保障等任务,安徽省迅速成立了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由省长王清宪担任管委会主任,省交通运输厅、省委军民融合办、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华东空管局及民航安徽监管局等领导为副主任,省低空委办公室设在省交通运输厅。随后省低空办印发了低空改革试点工作责任清单,强化部门配合,建立协同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合肥为中心,规划皖北、皖南多市之间的低空目视飞行航线,构建安徽省通用航空“1小时通勤圈”雏形,着力将合肥建成通用航空区域服务中心。年,以合肥为主要枢纽节点,串联全省旅游和机场资源,新增构建了12个试点空域(共约平方公里)和5条低空试点航线(总长约公里)。

安徽通航飞行服务大厅全景(任恒磊/摄)

除此之外,《安徽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年~年)》和《安徽省民航业发展战略规划(年~年)》先后印发,旨在通过科学规划通用机场布局,加快补齐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构建覆盖全省、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通用机场体系,年预计全省可建成运营通用机场20个以上,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2.1个,合肥市每万平方公里3.5个。其中,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的肥东白龙通用机场是规划中安徽省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A1类通用机场,规划建设飞行区跑道长度为米,预计今年投用后将主要用于短途客货邮运输、应急救援、农林作业、托管销售、观光旅游、飞行培训、飞机(无人机)研发试飞等。安徽省低空办正在组织编制《通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年)》,着力构建“一圈、双核、五区、多园”的通航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服务保障工作重点。“一圈”即以合肥都市圈为主的大合肥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圈,“双核”就是把合肥、芜湖打造成为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核心,指导和引领各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全省通航产业。

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办,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安徽省将举全省之力,加强军地民协同,推动通航机场多起来、市场大起来、产业强起来、飞行员练起来。年,《安徽省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各地市、各部门的协同发力方向,包括支持通用机场及运输机场投资运营、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鼓励新开通航运输航线、提升通航研发制造水平、畅通通航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拓展通航应用场景、深化通航产业合作、大力开展通航科普教育、打造高品质通航小镇、重视通航人才培养等。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省民航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通航发展列为支持对象,切实用“真金白银”引导扶持通航产业发展。年已对符合条件的通用机场、运输机场、短途运输航线和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建设补助了万元,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

搞活体制机制

在通航领域,市场热起来是产业火起来和飞机飞起来的前提。激发市场活力,搞活体制机制是关键。

与顶层设计相配套,安徽省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有序竞争、健康发展的通航市场。安徽省积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改制成立了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并在集团下面成立通用机场管理、飞行服务保障、通航运营等专业公司;成立安徽省通用航空协调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协调用空需求,为通航用户提供飞行计划“一站式”受理等服务,有效激发了通航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各市县积极拓宽机场建设筹融资渠道,引进市场化的优秀建设和管理团队,将通用机场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首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在军地民协同方面,除了高规格的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前期由合肥市政府与华东空管局合资组建的通用航空服务类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飞行服务站,其已成为民航空管系统首个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范例。年5月,安徽省通航飞行服务站通过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符合性检查验收,成为安徽省唯一的A类通航飞行站,6月成功开展了验证实飞工作,7月正式对外提供小时服务;构建完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已经接入安徽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通航飞行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省低空办积极申报,获批并发布了全省第一批11个试点空域、10条航线,正在开展第二批空域和航线申报,努力保障通用用户的用空需求和通航飞行活动有序运行。编制完成全省低空通信监视补盲规划建设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开展第一期通信导航(ADS-B及VHF)站点补盲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同时结合安徽省低空改革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军队、民航和地方政府信息共享、联合查证,以及开展空域监控和飞行计划管理的协同工作机制。

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合肥市在全省率先推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合肥市开展智能审批、一网通办、绿色通道、政银合作等“一站式”服务。在这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措施的加持下,截至年底,合肥市无人机经营企业共家。其中,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作为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孵化的无人机运营培训企业已成为全国公共安全和应急技术装备领域无人机龙头企业;合肥辰翼无人机创研中心是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ALPA)在安徽地区唯一无人机驾驶考试机构。

合肥白龙通用机场飞行区(凌益方/摄)

做强通航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产业壮大的主力军。安徽省通过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丰富业态、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措施,为通航企业做强做大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安徽省通航产业的旗舰企业,总部位于合肥市的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成为落实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安徽通航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安徽省通航集团将在合肥建设全省通航飞行服务中心、航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无人机管控中心,在芜湖建设通航产业基地和产业生态链,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农林作业、消防监测、气象干预等公共服务业务,发展低空旅游、飞行体验、航空运动、物流快递等“通航+”商务服务,力争成为国内一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标杆企业。

为打造通航全产业链生态,安徽省大力开展通航产业招商引资,除合肥市的无人机产业外,芜湖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已构建涵盖整机、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临空经济、通航运营等的全产业链条,钻石飞机、航瑞重油发动机、劲旋风螺旋桨等已具备较强竞争力。安庆市岳西县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丰鸟、拓攻等知名无人机企业签约落户。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旅游资源极丰富的省份之一,皖南的山水资源、皖西的红色资源、环巢湖的生态资源、皖北的楚汉文化资源是其发展低空旅游的宝贵财富。安徽省在黄山风景区、宏村、天柱山风景区、巢湖等重点区域开展低空旅游,积极打造“空中看黄山”“空中看安徽”等旅游品牌。同时,航空运动、人工影响天气、航空护林、飞播造林、航空测绘等业务规模也实现了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合肥市通用航空市场运营需求量将达到3万飞行小时,公益类、生产类和消费类通航需求持续上升;到年,合肥市通用航空市场运营需求量将达到约5万飞行小时。

在引进和培育通航专业人才方面,安徽省低空办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位业内专家组建安徽省低空改革专家库,支持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航空系,支持芜湖、宿州、马鞍山等组建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通航专业,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鼓励通航公司等开展私人驾照培训,初步形成通航专业覆盖广泛的梯度培训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搞活体制机制,做强通航企业,这便是安徽省和合肥市的通航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助推引擎。根据安徽省民航“十四五”规划,到年,全省通用航空年飞行量将达到5万小时以上,通用航空器数量将达到架以上。在通用航空的“新蓝海”上,江淮大地将御风前行。(中国民航报记者刘韶滨)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年2月8日7版)

原标题:《安徽合肥通航产业:发力通航“新蓝海”步入发展“快车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