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一城共清欢合肥多项生态指标创最好纪录

2022/9/10 来源:不详

北京治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今年前八月,PM2.5平均浓度3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空气质量优良率86.0%;去年巢湖全湖由Ⅴ类改善为Ⅳ类,湖区水质创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纪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过去五年,合肥上交了一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生态环境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合肥将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铺就更加美丽的合肥画卷。

○八联圩生态湿地的修复工作正有序进展

○红四方化肥厂原址场地重金属污染地块土壤修复

○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实时监测合肥的环境状况

好空气前八月空气质量优良率86.0%

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过去,每逢午季、秋季秸秆禁烧就是乡镇干部的头等大事,实行人海战术,现在全市个热成像视频监控点,正取代人工实时监控。

发现火点即可自动报警,告别了"死看硬守",秸秆焚烧监控只是"天地人车"空气质量监测监控平台中的一部分,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合肥还新建乡镇(街道)大气小型标准站个、微观空气监测站个、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点位22个,并运用走航监测车、激光雷达等手段,探测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等,全方位准确掌握大气污染状况。污染治理工具包的不断扩充,为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数据最能说明成效,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从年到年连续7年保持"双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从微克/立方米下降至5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浓度从8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6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49.6%、59.1%,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

空气污染防治,合肥始终围绕的是民生痛点、民心堵点,着力解决了餐饮油烟呛人扰民、烟花爆竹随意燃放、"冒黑烟"车辆违规行驶、工地扬尘落灰积灰等一大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赢得了群众点赞——空气质量优良率首次达到85%,较年提升1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首次清零,较年减少16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年下降27.9%,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合肥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年度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十佳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3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空气质量优良率86.0%。

好水源水质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纪录

合肥,一个依水而生的城市,拥有多年治水经验。

治河先治污、治水先治岸,合肥不断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重污染河流也逐步达标——年双桥河消除劣V类,年派河消除劣V类,年南淝河消除劣V类,劣V类水体比例由26.7%实现清零。同时不断加强对杭埠河等清水河流的保护,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由"十二五"末的60%上升至"十三五"末的73.3%,水污染防治考核排名由全省倒数跃升至全省第一。

说到治水,就不得不提"巢湖治理",这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也是"合肥最好的名片"。在治理巢湖的过程中,合肥靠责任治巢、靠工程治巢、靠科技治巢、靠机制治巢、靠法制治巢,打出了一套巢湖综合治理组合拳。

蓝藻大规模爆发一直是巢湖的顽瘴痼疾。过去,在高温期间合肥实施"人海战术",每天出动百余只船、千余人打捞蓝藻。现在,采用综合运用科技、生态、工程等措施防治蓝藻,已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蓝藻深井处理装置3座,蓝藻磁捕船4艘、其他各类打捞船只艘、推流器等控藻设施余个、建成阻藻围隔(围堰)97千米,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闻到变化。

"投入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治污项目和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5座、处理规模万吨/日,新增环湖建湿地6.2万亩;聘请院士、专家组建巢湖研究院,深入研究科学治巢、科学治藻的最佳方式。"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巢湖流域经济总量翻了近两番、常住人口快速集聚,但巢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轻。"今年巢湖首次出现蓝藻时间较去年同期推迟56天,发生次数减少78.3%,累计面积减少84.4%,藻密度下降58.9%,基本做到巢湖蓝藻无异味。"记者了解到,与年相比,年巢湖全湖、西半湖水质类别由Ⅴ类改善为Ⅳ类,东半湖保持Ⅳ类,全湖主要污染物总磷浓度下降37.1%,湖区水质创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纪录。

水环境好不好,越冬的候鸟用翅膀投票。据悉,在此度冬的候鸟数量、种类也逐年不同程度增加,连续三年,素有"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翱翔在巢湖半岛湿地。如今,巢湖这张最好名片,正熠熠生辉,发出夺目光彩。

好土壤重点污染地块修复有序推进

原红四方化肥厂位于合肥市祁门路12号,年停产后拆迁搬至肥东县循环经济园区,年,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回了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其原址场地拟规划为商住用地。可惜的是,经过场调与风险评估,该场地内存在污染土壤约11.43万方,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多环芳烃和重金属。

位于寸土寸金之地,这块场地要想发挥作用必先修复。年4月,原红四方化肥厂场地治理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承担修复工作的是高能环境,该企业采用原地异位修复模式。考虑到场地周边用地均为商业居住或行政办公用地,敏感点较多,为此场地全封闭作业。

原红四方化肥厂修复只是合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的内容之一。五年来,合肥以土壤安全利用、危险废物强化监管与利用处置为重点,基本完成耕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及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整治完成个建制村环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目前,除了中盐红四方祁门路地块修复主体工程完工之外,南七叉车厂地块修复完成,马合钢、氯碱等重点污染地块修复工作有序推进。

不仅如此,合肥还排查整治32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年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年减少10%。"启动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尾矿库污染防治,全市18家尾矿库按照‘一库一策’完成治理。"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考核连续2年全省第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年来,合肥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系统性、根本性举措,相继打响打赢了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等一系列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年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合肥人也见证了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合肥画卷。"虽然交出了一份不负重托的答卷,但赶考之路不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化解城市"成长中的烦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精致城市建设水平。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乐天茵子/文高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